博客
虚构的2020
一、生活
很多发生的事情都不能用真实的语言去叙述。这种不能一种是限于语言的贫乏,一种是限于个人的勇气。特别是如果牵扯到很多还在身边的当事人,客观的叙述反而增加不安。于是许多真实变成了虚构,而虚构也有时会被误以为是真实。那些置身事外的人更容易相信别人的叙述,而当事者总会表达各种不满。受限于此,叙事者不得不估计当事人的感受(这个当事人自然也包括了叙事者本身,而常常也最囿于自我),客观的角度也就变得主观。因此,我常常并不会记叙一些切切实实的事情给别人看到。在任何可以的语境中,我习惯性地用“我们”去替代“我”。而实际上,读者只要稍微用心,就可以想到,我其实是为了推卸掉一些可能的麻烦才用这种委婉的表达。在我心里,从来没有想过“我”能够代表“我们”。“我们”所包括的自然有我,但同时也有读者本身,这种表达的安全性就在于绑架了读者,让你我变成“我们”,我所写下的并不是我的想法,而是我们共同的想法。
厌世的人
他也曾执着于热烈的感情
于一方土地
成三口之家
做社会的一分子
却终于做了许多事
他不想做的
疲惫不堪
从此成为一个厌世的人
早早开始了另一种人生
2017-04-26 11:31:392025-03-28
献给乡村
献给乡村
上帝创造了乡村而人类创造了城市
乡村孕育了我而我建筑了城市
乡村的爸爸妈妈把我赶出家门
让我在城市扎根立足
可是他们自己却宁愿世世辈辈的待在那里
一座城市没有家人没有朋友
没有小时候纯真无邪的记忆
怎么能够让我留恋
更何况那里的雾霾
那里白天的喧嚣浮华
夜晚的流光溢彩都让我看不见自然
总有一天我要回到乡村
趁着她还没有被城市吞噬
我和她一起憔悴一起消逝
她成为历史我沦为灰尘
2014-02-232025-03-28
年味是什么味道
回到家中,屋内一片狼藉。花了小半天时间,整理故旧,拖洗地板,终于收拾得有模有样。
已经距腊八过去了一周多,实在没有想到家里还留了一点腊八粥,这是五六年都不曾闻过的美味。熬一锅腊八是要准备好久的。外婆以前总是头天晚上就把剥了皮的玉米下锅,然后煮一煮,陆续放上大豆,四季豆,胡萝卜,以及各种调料,在锅里要熬一整晚,第二天早上才能熟,也许早就熟了,要的可能是一种需用时间和感情融入的味道。十年前,过腊八,早上会起的很早,满满的一锅,盛好几碗,先给邻居送过去,顺便送几个麻花,然后才会自家吃。等过一会,邻居又会端着碗回赠一些东西,可能还是腊八,但各家材料口味各不同的,有时候可能是甑糕,有的人也可能什么也不做的。然后这东西就会吃好几天,虽然没有电冰箱,天气早是滴水成冰,放不坏的,邻里之间一个热衷的话题就是谁家做的腊八好吃,谁家蒸的甑糕多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