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2017

姥姥的葬礼

不能用物质表达的感情往往是容易被误解忽视的感情,而能够用物质表达的感情往往是容易被利用欺骗的感情,遥远的感情勾起深刻的悲哀,在众人面前默默地流泪,却难以放声大哭,也许需要一个孤独难当的夜晚……让我情不自禁地回忆我的外婆。八十四岁的高龄,终究去了,最后几年一直被病痛折磨,生活不能自理,心中却时刻没有忘记她的信仰——佛。外婆信佛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,从我记事起,没见她吃过荤,杀过生——一只蚂蚁蚊子也没有。身体好的那些年,每天晚上念大悲咒,数佛珠。她不识字,但是把大悲咒等佛经背的滚瓜烂熟。她生病,也必是先求佛后问医,一旦有所好转,则功劳一半归佛,一半归医。有钱人一年赚上千万拿出十几二十万来侍奉佛祖,而外婆有十块捐九块,有一百捐九十,她的笃信超过了世间大多数信徒。

适照喆舒

早晨做梦我在考试,最后一道选择题是“日语里面适照喆舒是什么意思?”
网上搜索了一下,似乎没有这个词。做梦真是美妙的创作。 2024-05-06

恰同学中年

1 恰同学中年

时光荏苒
激情永燃
觥筹正酣
情谊缠绵
思绪万千
夜半不眠
恰同学中年
嗜喝酒抽烟

2

斟满美酒
一饮而尽
杯子空了
我亦感到一阵空虚

酒可再斟满
逝去的时间、远离的旧友
却不可再追

节日喜乐
炮声隆隆
去日苦已多
来日似漫长
眼前人
杯中酒
共言欢
不做少年惆怅时 2025-01-30

家与国

甲说: 没有国哪有家?
乙回复说: 大清国亡了、 你祖先跟着陪葬了吗?

这里就有天下与国家之区分了。我们经常把两者混淆。根据百度百科中的解释:"天下兴亡、 匹夫有责"这句话最早是出现在顾炎武的 日知录。正始) 中的概念。他的原句是:"保国者、 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; 保天下者、 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。"

而归纳成"天下兴亡、 匹夫有责", 是出自于梁启超。

顾炎武这句话的意思是: 保护一个国家的治系统不致被倾覆、 是帝王将相和文武大臣的职责; 而天下苍生、民族文化的兴盛、灭亡、 关乎所有人的利益, 因此, 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。 2024-04-14

俳句

1

吃坏了肚子
马桶俨然成了我的
离不开的坐骑

兴奋感

记得上初中的前一天晚上,我兴奋的失眠了。很晚很晚才睡着,却又很早很早地醒来了,迫不及待的骑上自行车去学校。这种兴奋感现在真是越来越少了。年纪小的时候,阅历有限,很容易就遇到自己没经历过的事,新鲜的滋味顿时激起浓厚的肾上腺素,像是一场期待很久而来的紧张刺激的小冒险。随着岁月增长,这种兴奋感与日俱减,见怪不怪的心境反而日渐滋生,甚至有些麻木懒散漫不经心。

现在每天面对着重复的工作,毫无一点兴奋感,不过就是做而已。偶尔因为一两件事情有所触动,一番挣扎反抗过后,都会被无懈可击地化解,没有兴起一点波澜。看着手机上的资讯,越看越觉得无聊,明星八卦永远是头条。偶尔有一些悲剧发生在不认识的人身上了,我感到十分愤怒,可是又一点忙也帮不上,社会缺少认认真真的人。我们被玩弄,被剥削,被欺骗,还要被忽视。普通个人在社会里的存在是如此微弱而无足轻重。而对这种微弱感的认同,让一切变得更坏。

兴奋感就是在你一次一次呐喊得不到回应,一次一次挣扎毫无结果的经历中一点一点丧失掉了。

可是,错的不是我们,是我们所处的环境,我们不能改变它,是因为个人的能量有限,是因为太多人已经习惯了麻木。然而总有一些人不会缴械,即便被误解,被嘲笑,被排挤,也要独立的自我和纯真的兴奋感!

保持兴奋,继续前进! 2021-04-08

忆我少年读书时

近日来,颇为浮躁,教研室刮起一股找对象的春风。时时扣门而入,便可见三五扎堆于电脑屏幕前,看着某相亲群里的女生照片,品头论足,互相戏谑,这个与你,那个与我,分分钟便已定下三妻四妾,其乐融融,而内心空空如也。固为游戏,不当真,唯其浮躁,难以静心,心不静书无以读,不读书则心更空。

过去诗集

1

小时候,远方是河对岸的火车道
一列长长的火车呼啸而过
驶入我的梦里

上学后,远方是一所耳熟能详的大学
梧桐叶,樱花瓣
纷纷杂杂的落到我的脑海

工作了,远方是一次密谋许久的旅行
蓝天白云,阳光海滩
羡慕海鸥的自由翱翔

一直走,有的远方不再远
不停歇,只有离起点更远
一路追逐的步伐
是一路背离故乡的选择

远方是生我养我的故乡
在花香弥漫的小径
我回忆着小时候天真向往的远方

2016.3.25

2025-03-28

夜色向晚

夜色向晚
流光溢彩
黑暗侵袭
且歌且舞
扭摆恣意
摇晃空虚

雪的白色

雪的白色消失了
绿色归来
在旷野的绿草中
在森林的树荫下
春天空气的芬芳又与我们在一起
季节如此循环
流逝的光阴盗走光芒
传来讯息:
不朽,于我们,绝无可能
暖风之后,必是严寒